回首2023 | 属于上科大物质学院的独家记忆

时间:2023-12-31浏览:32设置

图片

回顾

属于2023年的

独家记忆

2024年,

携手共赴新程


开拓创新、砥砺前行的十年


十年,弹指一瞬,见证了上海科技大学从萌芽破土到枝繁叶茂。作为建校之初首批设立的学院,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也于2023年迎来了第一个十年。

第一个十年是开拓创新、砥砺前行的十年。遵循“创新”和“开放”的“秘钥”,物质学院开启了“从0到1”的突破和“从1到10”的坚持,努力将学院建设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共同体。

建校十年来,物质学院在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三个一级学科拥有从本科、硕士到博士的完备学位授予体系,其中“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入选国家一流建设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和“物理学”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在建校十周年之际,物质学院举办了“共聚首忆峥嵘岁月,话未来谱辉煌新篇”建校十周年校友回家活动;学院师生编撰学术专刊为建校十周年庆生;学院策划了师生访谈和感恩母校的系列主题报道;学院科研平台和工会也组织了一系列科研比赛和文体活动;学院教授牵头组织了相关学术报告和会议、国际交流讲座等活动。师生们纷纷参与了各项活动和比赛、通过热烈的文字和积极的行动展现了十年间不断追寻、砥砺前行的奋斗历程,表达了共同踏上未来新征程的期盼和决心。

图片
图片


迎来送往,未来可期

2023年,物质学院生欢送成绩斐然的毕业生。作为物质学院的第六届本科生和第八届研究生,毕业生们在疫情影响之下坚持高质量地完成学业,收获锦绣前程。

图片

今年我院共有90名本科毕业生,约67%的本科毕业生选择了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科技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继续深造;约21%的本科毕业生选择了斯坦福大学、牛津大学、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莱斯大学等海外知名高校继续深造,约4%的本科毕业生选择了直接就业或自主创业。物质学院2023届本科生继续深造率高达88%,创下了建院以来的新高,反映了我院本科生毕业去向质量的高含金量。

今年我院共有278名研究生毕业生,其中硕士毕业生173名,博士毕业生105名。截至目前,约19%的硕士毕业生选择了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开大学、悉尼大学、南安普顿大学、伦敦玛丽女王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继续深造;约36%的博士毕业生选择在上海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美国托莱多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国内外科研机构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其余研究生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直接就业,工作单位有华为、百度、比亚迪、中芯国际、上海华力、康龙化成、浙江省肿瘤医院、中石化上海石化研究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53研究所、国家税务总局陕西省税务局等知名科研院所、高校、企事业单位。1名研究生毕业生在其导师团队基于自身科研成果已成立科技初创公司并吸引到风投资金的青睐。

图片

送英才,迎新生,9月我院迎来了第十届本科生和第十一届研究生,朝气蓬勃的新生怀揣期待和梦想,元气满满地在这里走上成才之路。为欢迎2023级新同学,学院师生还为新生准备了庆祝建校十周年的大联唱活动。

图片



物院团队,人才济济

2023年物理学博士后流动站获批,学科覆盖面进一步增加,将对物质学院完善相关学科平台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新的助力。

物质学院高层次人才队伍不断壮大,领军人才逐渐成长。截至2023年12月,已有常任教授95位,获得各类人才计划146人次(2023年度新增19人次)。物质学院有4名教授晋升常任,9名教授顺利通过中期考核,9名不同序列的员工经考核得到晋升。

学院在教学、服务和科研相结合的教职工培养标准下,以考核促进员工对岗位的理解、提高工作能力。

图片

随着工作的推进和积累,我院教职工屡屡得到外界肯定和表彰。刘志教授荣获首届“浦东新区科技精英”称号;宁志军教授荣获第十二届“上海青年科技英才”称号,并入选科睿唯安2023年度全球“高被引科学家”;黄焕明教授荣获达摩院青橙奖“最具潜力奖”;杨楠教授荣获首届“Science, She Says! Award”青年女科学家国际奖项。另有多位老师加入了竞赛和实践指导,担任教练和指导老师,师生团队一展风采,斩获佳绩。

图片


科研硬实力,科创科普软实力

2023年全年物质学院师生发表以上科大为第一完成单位的科研成果约190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10的高水平论文约70篇,封面期刊及专题报道近10篇。

物质学院科研人员在国自然、科技部、市科委等项目中均表现出色,共新增科研项目立项数48项,新增留校合同经费数3400余万元,科研创新能力稳步提升。

在科教融合、本科生进入课题组科研实践的传统与氛围下,2023年物质学院本科生参与发表了14篇期刊论文,其中不乏本科生以一作发表的Nano Letters等高水平成果。

图片
图片

由上海科技大学主办、上海科技大学与美国化学会共同出版的Accounts of Materials Research(《材料研究述评》)迎来了创刊三周年。继被ESCI(Emerging Sources Citation Index,新兴领域引文索引)数据库和Scopus数据库正式收录后,该刊今年获得首个影响因子:14.6,入选中国科学院期刊分区表材料科学1区。

图片

物质学院师生积极参与上科大第六届创新创业大赛,11个项目,三场路演,分别斩获物质专场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生命专场二等奖1项。10件作品在科普专场中收获动态作品金星奖1项、静态作品铜星奖1项和优秀作品奖3项。

我院发挥优势服务社会,积极开展对外科普工作。学院与上海科技大学附属学校继续共建科普课程。由教授亲授科普课程系列持续进行,科普工作以趣味科学滋养童心,激发青少年科技强国梦想。同时,学院继续扩大对外科普教育和推广工作,举办了上海科技节“业余”科学家沙龙活动,活动在线上线下同步开展,受到了从幼儿园小朋友到中老年群众的广泛欢迎。在暑假举办了2023年优秀高中生“一流学科”科学营。活动聚集了几十位来自全国10个省市知名高中的优秀学子。营员们在教授的指导下开展“准大学生”学习生活、结识新伙伴,深度了解物质学科发展前沿,共同体验科学探索的乐趣。

图片


潜心育人、悉心关怀

我院不断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提高课程质量。本科生专业课程高分子物理(含实验)被认定为2022年度上海高等学校一流(线下)本科课程。我院教师积极挖掘多样化授课形式,将“普通物理I”课程搬到了上海天文馆,将晦涩的物理公式、深奥的物理现象结合实地探索和讲解,为学生们开设了生动而特殊的一课。同时,学院不断探索实验课建设,与科研教学平台共同创建、不断丰富理论结合实践的特色课程。为促进材料科学与工程建设一流学科,学院设立了“未来材料创新班”,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和开展研究课题,提供多种资源支持;资助学生进行国际交流,提升其国际视野。

图片

一流的培养造就优秀的实力,2023年物院学子在赛场上一展风采,勇创佳绩。自2019年首次参加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CUPT)以来,经过五年的经验和积累,我院代表队于今年再次拿下第十三届CUPT一等奖,全国排名名列第六,获得参赛以来的最好成绩。在“小聪杯”第十七届上海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暨实验创新设计竞赛中,我院本科生队伍再次取得了化学实验竞赛特等奖和实验创新设计竞赛一等奖等6个奖项。此外,作为首次参加第四届“微瑞杯”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大赛华东赛区竞赛的团队,我院本科生的三支代表队全部获奖,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在国际赛场上,我院本科生在第13届国际大学生物理竞赛中喜获铜奖,这是我校学生首次参加该项国际比赛并获得奖项。

图片

学院关怀师生的成长,关注师生的日常。校工会和院领导的支持下,由物质学院工会小组建设的“妈咪小屋”全新投用。工会小组还组织了迎校庆“十年华诞 秾情画意”书画摄影展、“十载砥砺 ‘乒’出精彩”乒乓球比赛、校庆十周年团队建设、健康知识讲座、冬至品水饺等多项活动。今年10月,上科大第三届运动会成功举办,工会小组和我院老师动员组织带领物院师生积极参与并收获多项荣誉。

图片

学院指导学生发展委员会开展了多项活动,学委会组织了本科新生一对一学业导师见面会等活动,分享经验心得,规划未来发展,助力学生成长。为丰富学习之余的闲暇生活,学委会还组织了“仲春夜之梦”春日派对、“兰亭集序”毕业生派对、年末联欢会等系列活动,汇聚了欢乐时光,活跃了全院氛围。

图片
图片


国际视野、交流合作

随着国际交流的逐步恢复放开,2023年学院与国内外的交流合作与日俱增。学院牵头或协助举办了一系列会议与活动。由上海科技大学拓扑物理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卡弗里理论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共同主办的第五届拓扑量子材料与信息国际研讨会成功举办;上海市高分辨电子显微学重点实验室第二届学术委员会会议顺利落幕;电子显微学和晶体学国际研讨会、先进电子显微镜成像/原位暨催化国际研讨会圆满举办;卡弗里所-上科大高能理论物理研讨会在暑期吸引了百余名师生参加;学院牵头组织了我校与华东医院、复旦大学联合举办的腹壁缺损修复、重建与再生中韩研讨会系列活动。学院牵头与兄弟院校共同举办第二届浦东核磁论坛。

物质学院与大科学中心共同举办了第五届光子科学暑期学校、碳基小分子催化转化理论研究年度会议等会议和活动,学院对外交流频繁热烈。

图片

不仅如此,学院打造高端讲座报告,举办形式多样的高质量的交流活动。凝聚态物理系列学术报告邀请了国内外多位重磅院士专家进行每周讲座。以ANSO “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合作为契机,学院教授牵头举办了“数字网格材料与可持续未来”专题学术报告活动。此外,上海青年MOF化学系列学术报告会、瑞典高校专题学术报告交流会、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来访报告等等丰富学术活动增进了前沿科研交流。学院教授还牵头组织了多次国际期刊编辑报告交流,《自然纳米技术》(Nature Nanotechnology)期刊主编研讨会;自然-合成(Nature Synthesis)期刊编辑在线研讨会等,提高了师生专业学术水平,加强了国际交流合作。

学院的茁壮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目光,师生的进展和成果不仅被各类官方媒体、业内知名自媒体报道或转载,也被多家国际科研机构报道评述。

图片

师生对外国际交流稳步回升,合作交流项目平稳进行。2023年,全院有60余名教职工、近70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出国进行国际会议、科学实验、访问学习等交流。学院也全力支持师生的交流访问,促进国际合作,鼓励学生厚植家国情怀,拓展国际视野。学院也接收了来自国外合作院校的国际访问生参加暑期科研项目,展示上科大科教融合的特色与风采。

图片


平台建设更上一层楼


拓扑物理实验室

实验室建设在今年取得历史性突破,真空互联系统已经进入了联合调试状态,15个工作站均有设备连入。建设方面,目前14台/套设备均已接入真空互联系统并开始联合调试,最多可容纳5台稀释制冷机的机房正式投入使用,2台开始正常运行。科研方面,在拓扑单晶材料设计、生长及高效调控和表征上均有代表性成果出现,并在二维拓扑材料研究提前做了布局,共发表科研论文67篇,其中团队合作论文达35篇;此外,实验室高效高质地完成了人才项目的终期评估,并获得了高度认可。 


分析测试中心

中心在今年进一步发展壮大,新购进了大型仪器“极低温物性测量系统”,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2023年中心一共71台件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测试样品数达到5.7万以上,测试机时接近11.5万小时,培训授权用户超过630人,服务校内外用户大约150个课题组,在学校的公共科研平台及仪器设备共享服务绩效评价中被评为“优秀平台”。中心在支持科研工作的同时,也积极参与学院教学工作,开设了本科生《现代分析测试技术》课程以及研究生《实验室安全》、《先进材料表征实验》课程,积极参与学院化学,材料等方向的课程教学。


电镜中心

中心已建设完成实验室面积约600平方米,开放运行大型电镜设备13台,年培训用户258人,支持校内外用户90多个课题组用户进行高水平电镜表征,校内外测试样品15500个。成功开设《扫描电镜实践课》暑期课程,并获得一致好评。举办了一系列会议与活动,上海市高分辨电子显微学重点实验室第二届学术委员会会议,举办了电子显微学和晶体学国际研讨会(EMEC)等会议吸引了校内外专家学者参会,搭建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


软物质微纳加工实验室

自2018年以来,平台已建立一条完整的4寸工艺链,包含光刻、蚀刻、薄膜、器件封装/测试等工艺,累积服务超十万小时,用户约800人,支持百余篇科研成果的发表,并荣获上海科技大学第一批安全环保示范平台实验室。随着2023年度双光子光刻、探针热刻、深硅刻蚀等特色新设备的加入,平台已能为用户提供宽尺度和多维度的加工能力。Phobos工艺数据矿的建设进一步推进了数字化进程,未来将与Moon-Mars综合管理系统对接。在“双一流”学科建设规划下,平台持续开设并优化研究生《软物质微纳加工(含实验)》课程和本科生《微纳加工基础与实验》课程。在校庆十周年之际,同时也是平台成立5周年,平台成功举办了“杰出微纳器件与图形”活动,并颁发杰出作品奖5件,人气奖1件。


精密机械加工中心

中心拥有五轴车铣复合、三轴立式和卧式加工中心以及三坐标测量仪等设备,提供5um精度的精密机械加工及测量服务。在2023年中心为学校超过70个课题组提供了服务与支持,助力了学校多个关键设备仪器研发,在课程教学方面, 参与了《精密仪器机械设计》和《物质科学常用仪器概述》等课程的教学。


纳米角分辨光电子能谱实验站

(NanoARPES)

位于上海同步辐射光源的BL07U NanoARPES线站今年顺利运行,机时利用率及妥善率100%,提供并支持用户机时1176小时,接待不同单位用户20批次,在转角石墨烯,低维拓扑量子材料,过渡金属硫化物等体系内获得若干重要研究成果,2023年度发表6篇论文,其中3篇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

图片



2024年,携手共赴新程!

物质学院师生将以十周年为新起点,志在高远、脚踏实地,迈着建设双一流的坚定步伐,踔厉奋发,不负韶华,开启下一个十年崭新奋进的新篇章!


返回原图
/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