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2015年我本科毕业进入上科大读研,那年是我本科母校120周年校庆,而上科大刚成立三年,其实当时我的很多同学和朋友都对我的选择感到不解,但是上科大“小规模、高水平、国际化”的办学目标深深吸引着我。2015年我刚进入上科大时,校园主体尚在建设中,同学们每天需要乘坐班车往返于宿舍区和海科路100号的临时用楼。转眼间五年时间过去,新校园早已投入使用,非常有幸能够同上科大一起成长。
在上科大的这五年时间,我切实感受到了“小规模、高水平、国际化”并不仅仅是招生时的一句宣传口号,而是学校一以贯之的办学理念。刚入学时优越的宿舍条件便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宽敞舒适的两人间、大落地窗、24小时热水等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在学业安排上,研一的多门课程为小班化,互动性强。为了实现更好的培养效果,学校要求每位导师每年最多只能招收2名研究生。充足的经费和先进的科研设施是高水平科研产出的重要条件。尽管学校十分年轻,先进丰富的科研设施建设迅速。小规模的办学让“人均”的仪器设施的使用变得触手可及。而更让我非常惊喜的是,在上科大通过培训学习后,即使是学生也可以亲自预约和操作仪器,这使得各种表征测试非常方便。同时非常重要的是,仪器平台聘请了资深学者和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担任仪器管理、测试人员,经常组织培训和讲解,这使得同学们不仅可以学会如何使用仪器,还能了解仪器结构和工作原理。学校经常邀请各种不同领域的一流研究学者来校开设讲座,学院每年也举办形式多样的学术交流。在我大四即将毕业已被上科大预录取时,就参加了物质学院举办的2015年物质科学前沿论坛(STAR),让我有幸一睹大牛们的风采。进入上科大后和校内外一流科研学者交流的机会更是比比皆是,这不仅开拓了我的视野,也可以让我了解到自己领域最前沿的研究进展。2018年上海科技大学-美国化学学会成功举办“材料科学前沿”全球科技研讨会,研讨会吸引了包括诺贝尔得主在内的200余名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我在此次大会上做了口头报告,介绍自己的工作,这锻炼了在学术会议上做报告的能力。除此之外,学校还为符合条件的同学们提供了各种海外交流的机会和一定比例的资助。在发表了科研成果以后,我获得了学校国际会议资助,并报名了2019年春季在美国奥兰多举办的美国化学会年会,遗憾由于签证时间问题未能成行。在下半年,我再次获得会议资助,并于10月份前往法国巴黎参加了EuroMOF2019国际会议,在会上聆听,展示了自己的成果,得到了很大的锻炼。ACS出版社“材料科学前沿”全球科技研讨会上做口头报告
在这五年里,我最想感谢的人便是我的导师李涛老师,是他帮助我一步一步成长。作为导师的第一届学生是非常幸运的,李涛老师经常和我们一起在实验室里做实验,我们可以在实验中得到手把手的指导,学习系统而严谨的实验步骤,我们获得的每一个实验数据都可以很快和老师进行讨论。因此刚进组不久,我便感觉自己进步很大,点燃了对科研的热情。李涛老师不管是理论还是实验操作都非常强,他十分注重我们动手能力的培养,每次在实验中遇到问题,他都乐于亲自示范,我们实验室很多装置如气体膜分离测试装置、吸附样品活化装置、穿透吸附测试装置等都是他带领我们搭建的。不仅如此,李涛老师还注重培养我们独立思考能力,他经常教育我们阅读文献的时候要带着自己的思想,要能发掘出文章中的亮点,同时也要敢于质疑。在李涛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的实验进展还算比较顺利,但是文章投稿过程也是经历了一波三折。我的第一篇文章从第一次投出到最终接收花了大半年时间,虽然艰辛但也让我欣喜万分。我的第二篇文章也并非一帆风顺,在投稿过程中,一直无法得到其中一个审稿人的认可,有了之前的经验,我沉下心补充了一系列实验和计算模拟,证明了自己的文章观点,终于在第一次投稿一年半后被《美国化学会志》(JAC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接收。同时,在钻研这些工作中我也感受到了学院内学科交叉,相互合作的良好氛围。这两个工作中,Yongjin Lee教授课题组帮忙完成的分子动力学模拟实验以及于奕教授课题组协助完成的能量色散X射线谱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非常感谢这两位合作老师的帮助。李涛教授及其第一届研究生(从左至右:何三丰、李涛老师、王洪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