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16日,第十届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China Undergraduate Physics Tournament,以下简称CUPT)在青岛大学落下帷幕,首次参赛的上海科技大学代表队荣获全国二等奖的佳绩。荣誉背后,是上科大代表队在长达八个月的备战中的自我修行。让我们走近为比赛辛勤付出的老师、同学和组织者们,来听一听他们的故事……
专题二
参赛者 Q&A
肖涵薄:
陈稼霖:
王晴宇:
李昌颖:
学会了课堂上不会的东西,把理论化的东西用在生活;学习和人相处,有矛盾了如何解决;学到了知识与本科阶段学不到的东西;也学到了如何去探索一个问题,因为这是个接近于搞科研的比赛,在过程中探索问题的根源本质。
肖涵薄:
王晴宇:
李昌颖:
我认为我们和他们研究问题的出发点是不同的。比如我们学校会采用数值解去解微分方程,而其他学校更倾向于解析解。
陈稼霖:
王晴宇:
李昌颖:
我的指导老师刘晓平老师,我一遇到问题就与他约时间,每次一谈就是一个半小时,十分认真。刘晓平教授也把实验室借给我们,敢付出、敢让我们‘糟蹋’。在刚拿到题目时,刘教授很认真地分析了这题怎么下手,同时也有很多化学专业的老师为我们提供了帮助。
专题三
助理院长徐旭光专访
徐院长:我们希望建立学生对学院的归属感,归属感的培养需要载体,这载体是要有含金量的、参与人数比较多的一个活动,并且能把学生和学院联系在一起。而CUPT就是这样一个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思辨能力、创新能力都有很大帮助的、很好的载体。
徐院长:我也在思考明年CUPT如何再上一个台阶?我们的发力点在哪?上一届的比赛,由于是初次参赛,我们的学生对规则、技巧掌握不到位,我们的整个团队也都缺乏该项赛事的相关经验,所以在很多方面都存在改进的空间。因此我在这里提出,我们要:
1. 苦练内功。首先要把题目做得精益求精。华东赛之后我们发现部分学生有了自满的情绪,这是很不利于我们同学的进步的。对于已有的成绩,我们应当以一颗平常心对待,沉下心来,题目要做到“深度”、“交叉”,学生要全身心投入,老师要指导,器材要保证。
2. 规范操作。我们同学在实验设计、学术报告等方面的规范性上有所欠缺,同学们就像“野路子出身”,我们今年也为同学们的开题报告、实验操作、结题报告等编写了规范性文件,希望同学们能够做得更规范、更专业。
3. 保证后勤。资源的支持,无非来自于人、财、物。人,主要是学院的PI教授和行政管理人员。上一届CUPT的举办得到了物理方面PI的大力支持,也依赖于王康宁、杜娟等行政老师的组织。今年我们学院要求所有物理组PI和实验组老师继续全力投入CUPT的指导工作,保证理论和实验都得到重视,保证每位同学都能得到足够的、及时的指导和帮助。经费和器材方面,学校从学生活动经费中拨了一些经费,加以学院方面也有财务上的支持,所以在今年的比赛我们的经费是不成问题的;今年的比赛也配备了更多设备,其中我们新购入的高速摄像机已在途中了。我也在这里表态:不会让我们的同学因为缺少设备、经费无法做出题目。
徐院长:我们物质学院希望把CUPT这样一个竞赛和普通物理实验的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进一步发挥CUPT对同学们的培养作用。
我们今年创新性地将CUPT竞赛融入了大一的物理原理实验课中,与单纯按照讲义做实验的传统普物实验不同,我们的老师和助教将在课堂上教授学生软件的使用等实用的技能,并且指导同学们在期末的时候以三人小组的形式完成两道CUPT题目的探究。
我也希望参加过比赛的大二大三同学继续帮助举办CUPT,这可以成为一个传承,相信在高年同学与新生交流的过程中能够给予他们宝贵的经验,帮助他们少走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