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16日,第十届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China Undergraduate Physics Tournament,以下简称CUPT)在青岛大学落下帷幕,首次参赛的上海科技大学代表队荣获全国二等奖的佳绩。荣誉背后,是上科大代表队在长达八个月的备战中的自我修行。让我们走近为比赛辛勤付出的老师、同学和组织者们,来听一听他们的故事……
专题一
物质学院的PI们
对CUPT这种高水平的团体学术竞赛而言,每一支成功代表队背后,都有一个强大的指导老师团队,上海科技大学也不例外。物质学院的教授和老师们从繁忙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中抽出时间为CUPT的备战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当学生为难题所困,他们毫无保留地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当学生为赛事的挫折和压力所扰,他们总在第一时间带来真诚的鼓励与安慰……如万唯实教授和李昌颖同学所说,他们是无比可靠的“技术支持”,是无比温馨的“年龄高的朋友”。问及为什么参与CUPT工作,教授们总有相似的答案:“因为CUPT对学生好”。——培养学生学术能力、激发学生科研兴趣是物质学院教授和老师们奉行不渝的使命。
除去参赛的队员,作为校队的总教练的柳仲楷教授应当是最为了解CUPT的人。他从竞赛意义,参赛过程和学生表现等方面综合评价了上一届CUPT的工作。
CUPT竞赛:低门槛、高成长度的基础科研训练
“这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项目管理、团队协作、学术表达等一系列能力。这对学生从课堂过渡到研究是有重要作用的。”柳仲楷教授说。
就是为了学生好才做这个工作
最后,韩教授还表达了对同学们的期望。他希望学生能在CUPT中有意识地培养探本溯源的科学思想、灵活运用物理知识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他还希望学生不被眼前的小成绩所限,能够志存高远、追求完美,以在将来创造更辉煌的成绩。
刘晓平教授提到了通过CUPT培养学生兴趣的问题。
最后,刘教授对同学表达了“重过程,轻锦标”的期望:“希望大家重视过程,在获得奖项的基础上锻炼自己,让自己尽快适应物理科研的环境,重视这样一个自我学习、自我锻炼、自我激发兴趣的过程,也是很有意义的。希望大家都去参与,在我看来这是一个活动而不是竞赛。”
谦逊的万唯实教授称自己只是一个“技术支持”。他坚信,思想火花的产生始终源于师生间的充分交流,在此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当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给予其充分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