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技大学物质学院教学科研支撑团队:服务科技创新 助力人才培养

时间:2019-10-01浏览:2752设置

上海科技大学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简称“上科大物质学院”)致力于科技原始创新以解决材料、能源和环境三个方面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通过学科交叉和科研实践培养创新型国家发展建设需要的未来科学引导者、技术发明者和企业创办者。目前,学院稳步推进教学和科研等方面的工作。这一切离不开一批默默无闻、兢兢业业、甘于奉献的建设者不懈努力和艰苦奋斗。让我们一起分享他们服务科技创新,助力人才培养的初心和使命。


物质学院分析测试中心:

分析测试中心成立于2014年,致力于打造设备先进、综合分析测试能力一流、管理规范、运行高效的大型仪器共享平台,为学院在材料、能源和环境三个领域的高水平科学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为高层次创新人才提供不可或缺的培训和实验基地。迄今为止,中心引进了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和仪器公司的学者和工程师共13人,负责仪器管理和分析测试服务;中心建立了现代化的分析实验室,配备了包括X射线衍射、小角散射、核磁共振、电子顺磁共振、气体吸附、材料物性、元素分析、分子光谱、表面分析、色谱质谱、生物表征、显微成像等大中型分析测试仪器60台,总价值逾9600多万元;中心面积近2200平方米。中心具备了对有机材料、无机材料和生物大分子等样品进行结构与成分定性定量分析、表面形貌与结构分析、元素化学态测定、物理和化学性能分析等全方位、多手段的分析表征能力,支持了学院材料、化学、光子科学和凝聚态物理、生物材料等各个学科课题组在SciencePNASNat. Comm.J. Am. Chem. Soc.Angew. Chem.Adv. Mater.Adv. Fun. Mater.等学术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200多篇。此外,中心还承担了本科生和研究生相关实验课程的教学任务,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操作和独立分析研究能力,提供充足的自主测试机时,已授权上机用户超过1000人次。中心为学院营造了良好的科研和教学环境,并积极服务地区科技研发和经济建设。

中心主任邹志强博士认为,这些成绩都是在学校和学院的大力支持以及全体工作人员努力工作、不懈奋斗下取得的,他希望能在本职岗位上尽职尽责,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事,为物质学院的建设以及上科大的发展进步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高级工程师王鑫艳博士表示:“希望在工作中能够取长补短、不断进取,为学院建设、为学校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高级工程师杨敏认为:“在开放自由、不断发展的上科大,平凡的岗位亦是学校起飞的助推器”。工程师余娜博士在负责多台X射线衍射仪的管理、维护和用户培训之余,还积极帮助多个课题组解析困难和重要的晶体结构,为多篇高水平论文发表提供科学支撑。工程师隆柳柳则利用专业背景和技术专长独立开发了《气体或蒸汽吸附动力学系数计算软件》,并申请了软件著作权,大大拓展了静态吸附仪器在吸附动力学分析上的应用。目前,中心全体员工正以昂扬的斗志、甘于奉献的精神和不断进取的态度,支撑学院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


物质学院电镜中心:

电镜中心Centre for High-resolution Electron Microscopy (CћEM),始建于2015,旨在建立一个国际一流水平的电镜中心,成为集教学、科研、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国际一流公共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平台,服务于上海科技大学在尖端物质科学领域的科学研究,并推动物质学院在材料、化学和物理等领域的发展,为取得一流的科研成果提供重要的支持和保障。中心从国内外著名高校、研究机构和仪器公司聘请了高水平学者和经验丰富的高级工程师,逐步建立起了一支独具特色的高级电镜工程师团队,现有高级电镜工程师共6人,其中3人具有博士学位。迄今为止,中心已经安装并正式运行的电镜设备有十多台共10台,包括3台扫描电镜,5台透射电镜,1台聚焦离子束FIB1台俄歇扫描电镜;样品制备及处理设备数共7台,包括截面抛光仪,冷冻离子减薄仪,超薄切片机(冷冻),以及CO2超临界点干燥仪等。2台中心的球差矫正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可以在原子尺度上观察材料的微观结构,实现分辨率达0.63埃的原子级微观结构成像、组分分析以及电子能量损失谱测量;利用原位样品杆可以实现样品在气体、液体、加热等环境下的原位动态观测,利用冷冻样品杆可以实现液氮温度下的微观结构成像及分析。目前,中心多台设备均已面向全校研究生开放使用,已培训独立电镜用户近300名;此外中心还承担了本科生和研究生相关实验课程的教学任务。自成立以来,中心支持学院课题组在J. Am. Chem. Soc.ACS NanoAdv. Fun. Mater.Chem. Sci.NanoscaleAppl. Phys. Lett.Mater. Sci. Eng. C、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

国际知名电镜专家Osamu Terasaki教授自2015年应邀来校担任中心主任,对中心的建设作了全面的规划,并将自己多年在国外建立了高水平的电镜中心的经验和知识毫无保留的贡献给了上科大电镜中心;他不断积极引荐国际知名专家,开展联合培训,组织研讨会与暑期班,为科研平台持久稳定地发展吸引和培育了许多优秀人才。在近四年的时间里,在Terasaki教授带领的团队和上科大职能部门的通力配合下,一个装备精良、服务于前沿交叉科学研究和学生培养的先进电镜研究及教学中心已初具规模。20185月,上海科技大学举办的电镜中心开幕式暨研讨会吸引了科研领域多位国际知名度的权威科学家、企业领袖前来参加,为电镜中心带来了国际上的积极影响力。20189月,Terasaki教授因其在科研建设、促进交流及培养我国年轻科学家方面的突出贡献,荣获2018年度上海市“白玉兰纪念奖”。平台主管张青博士在Terasaki教授的指导下,协助Terasaki教授推进对整个中心的规划与发展。同时,在平台电镜仪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积极带动平台工程师团队,建立了一支具有高水平电镜知识及科研能力的工程师团队。平台电镜工程师刘为燕老师,负责多台透射电镜,对约21个课题组的科研工作提供了支撑,培训了硕、博用户百余人次,总使用机时超过10000小时。平台电镜工程师蒋亦岚老师,负责多台扫描电镜的运行维护及培训,以及平台举办的多次学术研讨会的组织协调工作。电镜中心将会在Terasaki教授和电镜中心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向着国际一流的方向不断发展,为上海科技大学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软纳米平台:

软纳米平台Soft Matter NanofabSMN既是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三大科研支撑平台之一,同时,也是上海科技大学重点科研资源平台之一。由上海市政府提供建设经费,在上海科技大学相关部门的合作及指导下,本平台由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主要负责相关规划筹建、以及运行。本平台的建设构想由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创建院长杨培东院士提出,主要为新能源、新生物、新量子科学发展,为不同领域的软材料器件研究提供最先进的微纳加工能力。本平台全名为:软物质微纳加工实验室(Soft Matter Nanofabrication Laboratory),位于物质学院7号楼一层南侧,是专门为了研发各类软材料、将软材料制备成各种应用器件,而创建的一个微纳加工共享平台;实验室性质为电子厂房净化室,包含千级和万级两个洁净区域,共占地650平方米;本平台为小规模、高水平微纳加工实验室,将提供最先进的微纳加工设备,主要功能有光刻、蚀刻、薄膜、和器件封装与测试,专为新型软物质的器件开发提供支撑性科研服务。

平台从20188月试运行以来,安装调试验收开放35台大型贵重设备,累计净化室用户230人。平台目前蓬勃发展,已到位工程师4位,均已承担起设备调试和运行的责任,努力完成集器件制备和测试一体化的工艺线。未来软纳米平台将致力成为一个集学、研、制、测一体化的科研平台,作为上海科技大学的科研保障基地之一。此外,软纳米平台作为一校级大型设备共享平台,不仅对校内全面开放,更将鼓励校内外科研合作或业界产品开发,满足微纳加工需求,以实现“推进科技进步驱动产业发展”的创新价值。中心主任王宏达教授期望平台能为更多的软物质基础研究提供更完善的科研学习环境。


物质学院化学实验教学平台:

化学实验教学平台组建于2014年,核心任务是满足上科大全校学生的化学实验教学。位于物质学院2号楼3楼的化学教学实验室于20169月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拥有普通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材料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等多间实验室及仪器室,面积共计1300多平米;先后共投入金额近千万元配备了专业、多样且完备的教学仪器设备;已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专职师资队伍,现有教师10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6人,硕士学位4人;每学年开设实验课程十多门,年实验教学超人时数2.4;为了不断地提升教学质量,实验课程均采用小班教学,同时配备研究生助教(面向全校公开招聘、择优聘任,并确保上岗前进行专业化培训)。

自成立以来,平台始终坚持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一切服务于教学,切实保障实验教学质量的思想,统筹兼顾、科学合理布局、不断完善安全设施及实验教学规章制度,已逐渐形成一套专业、系统化的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体系。平台将继续围绕上科大“通、专、新”的办学特色,扎实推进实验教学建设与管理改革,稳步提升实验教学质量,进一步构建和完善具有上海科技大学优势和特色的化学实验教学平台体系。张云艳老师积极参与平台的筹备和建设,认真组织、设计普通化学实验课程并有序开展教学工作,在实践中与同事不断讨论、探索和完善课程设置,力争建成更能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实验教学体系;张琼老师积极参与本科化学实验室的各项建设,负责无机化学和普通化学的相关实验教学,并作为学院工会组长,积极组织各项活动,增强了教职员工的凝聚力;寇蕾老师先后承担了有机化学I实验、有机化学II实验和仪器分析实验等课程的建设和教学,希望能进一步完善学科建设和提高教学水平,帮助同学提高实验能力,为他们将来的学习和科研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平台工程师张婧与同事一起建立药品使用台账,使药品的使用更加安全规范,并协助实验老师完善实验准备流程,提高准备工作效率,优化实验环境;平台工程师刘艳飞作为平台安全的总负责人,始终本着实验安全高于一切的原则,积极与实验课教师沟通讨论,在保证实验效果的前提下,力争将安全隐患降到最低。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本着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国家战略,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的宗旨,上科大物质学院的全体员工将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目标而不懈努力。


返回原图
/

Baidu
sogou